时间:2023-04-12 15:22: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探究性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领悟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关系。化学教学过程和评价机制上的不断进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学生的许多潜在智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它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化学教学可以从八个方面入手探索:运用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运用科学方法,促进数理—逻辑智能发展;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身体—运动智能;训练观察技能,培养自然—观察智能;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营造音乐环境,培养音乐—节奏智能;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反省智能。
上述理论为我们的化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启发了新的教学思路。
二、重视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自始至终是实验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提出问题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知识、能力、态度得到统一的发展。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实验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实验中,主张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实验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等,新课程中的探究实验与传统的有明显的不同。
探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生活,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技能都得以充分的发展。通过探究来学习化学科学,可以使学生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解决之中,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勇于探索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努力进取的品质等,最终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来促进人的发展。
三、STS教育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的头三个字母。对STS教育,北京师大附中朱正威教授准确、简明的概述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的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所作的决策。相比较而言,STS比以往更多地重视技术教育,强调价值取向,重视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为中学理科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化学在“STS”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化学学科发展的结果。中学阶段的化学教育应该完成三个任务:①教给学生基础的、系统的化学知识;②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③使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连一项指标都达不到,他们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而是让学生大量地背诵,靠死记硬背记下公式,会套公式算题即可,而新的教学观念认为背诵一些定理定律不是学习,能背诵,记住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理解,而不理解的东西是学不会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把中学生当作“缩小了的成年人”,不注意中学生的思维习惯、认识过程和认识规律,一切教学活动都按教师的思路进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地位完美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提问题找思路,做实验,让学生分析是非曲直,让学生辨别方法优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知识发展过程教学是在结论的指导下的运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通过复试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中使之内化,并为下次新授课做铺垫。
五、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观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应从重视评价的甄选功能转变到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上来,让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让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注意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调节教与学的进程,让评价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但不论是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系统性评价,都应遵循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说的“评价作为一种反廓—矫正系统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则必须采取什么变革,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在评价的方式上,适当地将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的“自控”,小组同学相互评价的“互控”及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评价反馈矫正网络的“调控”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生自身,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三维主体评价反馈矫正网络,促进教学中主客体适时的相互转换,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能够更好地实现我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mlunwen@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北大期刊
双月刊
Current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s
3区
12 issues per year
CSSCI南大期刊
双月刊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区
12 issues per year
省级期刊
双月刊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civil Engineering
4区
Quarterly
4区
1 issue/year
省级期刊
月刊